翻外一 一门八进士,位极人臣巅(5/6)
曾子固,苏子瞻倒是丢了个头名状元。此事说来,却也与欧阳公有关。
说起来却是个乌龙事件,十分碉保。
欧阳盟主阅卷之时,看到苏子瞻的文章惊才绝艳,觉得如此文章,天下间除了自己的学生曾子固能写出来,还有谁人能写出?他是主考官,自得避嫌,因此便把苏子瞻的卷子名次,列了个头甲二名。
可事实上,那惊才绝艳的奇文,却实非出自曾子固,待定了名次,开卷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人大苏同志的文章,因此未来的苏大学士,因着主考官大人的自谦,生生由个状元,变成了榜眼。
只是未来苏大学士虽丢了状元,此乌龙事件传出之后,却是成就了一桩文谈侍话。风头狠狠盖过了当科状元郎,倒也丝毫未影响他惊世之才的名头。
却说小九郎子宣和曾觉小叔侄二人虽被人在榜前捉了家去,但到底未能成就佳话,因两家的女儿实在一般,虽派了官媒往曾家数次,只朱氏并不同意。为表歉意,曾家送了两家极厚的回礼。两家也自觉自家女儿无论德才家世皆不般配,又因曾家虽不同意结亲,可态度十分诚恳,最终也只得作罢。
琼林宴和谢师宴后,又与同科进士们游玩了些日子,原说回乡的,又因八娘的婚事在即,兄弟几人索性忙完了八娘婚事,这才回乡祭祖省亲。
五月底,八娘十里红妆出嫁到狄家,兄弟几人忙完八娘的婚事,这才依水路南归。这条路曾子固往来数次,境况不同,心情各异,此次却是真正的衣锦荣归,沿途游山玩水而回。
小九郎年龄最小,反是名次最高的亲炉传胪,也不由得他少年得意,意气风发,倒提起从前大哥二哥杀羽而归时,南丰城里流言四起,那讽刺二个哥哥未能高中的“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的打油诗,还有八娘当年“曾家一门满门进士”的豪言壮语,不由笑道:“八姐若是未嫁,此次与我们一道回来,实该叫那些人想想,该不该跪到我曾家门前请罪了。”
被九郎这一说,大家都想起当年之事,不禁菀尔。
子固斥道:“九弟这话,以后万不可再说。”
九郎吐舌:“我不过开个玩笑罢了,你们都是兄长,我也只在自家哥哥面前说说这等狂话而已。”
一年假满,各人的任命也都下来了。
此时的欧阳公因编《唐书》而恩赏礼部侍郎,又转擢枢密副使,因官家召令三馆秘阁各置官编校书籍。因此欧阳公推荐了新科进士曾子固,曾子固因此被留京任职,进入史馆就任编校书籍之职。
这个官不大,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务。
曾子固虽因是新科进士,资历太浅的原因,并未被任命为校勘,但因史馆受到历任皇帝重视,当馆职的人,条件要求极高,一般要才华出众,博学能文的才能胜任,因此备受人眼热。
所谓“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而且馆职在官阶升迁方面,有特珠照顾,大宋国文官迁转对有出身无出身及是否带职各有不同的规定,中央的高层官员,多由馆阁选任,名臣贤相,出于馆阁的十之八九,这就意味着,曾子固的出仕之路,起点高的令人侧目。
得到召令,曾家人无不欢喜。
而其它几个兄弟,则有的出任地方司法或司户参军,有的任职州府通判,有的却是任了县令。一时间除了曾子固因留京不需要另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