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章 各国反应(1/2)

载淳通慈安皇太后之后,就立即下旨,黄海由皇家海军第一舰队与皇家海军第二舰队,共同举行对抗军事演习。

当圣旨下达之后,京城之中的各国公使都引起了不的震动。因为他们也知道大清与俄国现的局势非常的紧张,双方两国边界都布以重兵,战争的阴云已经布满大清与俄国的边界。

而此时清国进进海军的军事演习,那针对性一定是很强的。同时各国公使也都想见识见识中国海军的真正实力,也好让自已经的国家心里有个底。

由其是英吉利公使额尔金,他的绝大部分利益都大清,并且大清的皇家运输公司还有英吉利公使额尔金的股份。同时英吉利现大清的利益也是比较大的。先不鸦片的出口额。就英吉利的商人们现大清的投资也是为少的。

并且英吉利亚洲的军事力量并不是那么强大,一部分还要依靠大清的军事力量才能得到保障。英国虽然施行的是孤立政策,但那主要是欧洲。而大清与英吉利的距离太远了,所以为了保障英吉利亚洲的利益,虽然没有与大清结盟,但是和大清的关系走得还是很近的,这也有英吉利公使额尔金很大的功劳,这些也是额尔金极力促成的。

而俄国欧洲也是有名的庞然大物,虽然克里木战争中英法联军取得了胜利,但俄国人并没有伤筋动骨。并且由于克里木战争的失望,激起了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的斗志,俄国进行了维,使得俄国加的强大了,短短的几年之内,又建立起了强的海军。

现的俄国海军共有三只,一个就是黑海舰队,第二个就是波罗的海舰队,第三只就是亚洲的太平洋第一舰队。而这次亚力山大二世也是下了狠心了,几乎抽调了俄国海军的一半实力来了亚洲,准备与大清决战。

而令额尔金不明白的是,大清早几年时,还大力的发展海军,建了几座大型的军港和船坞,这些个船坞大的五万吨,真不知大清的皇帝是怎么想的,难道真是有钱没处花去了。可是这两年却只有四艘战列舰下水,虽然排水量都九千吨以上,可是舰船的数量却是明显的不足。

大清的皇家海军有三支舰队,大战舰全都加起来起来才二百多艘,并且还有一支舰队驻守海外,这点数量与俄国相比才够人家的一半,并且总吨位上也不如俄国。这还真是让英吉利公使额尔金担心的。

不过这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吉利能帮大清的已经都帮了。俄国的太平洋第二舰队苏伊士运河已经被英吉利给堵了回去,让他们的航程增加了近一倍。让英吉利的亚洲舰队直接出兵,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不过像英吉利公使这样担心的就很少了,比如象法兰西,他们正与普鲁士战争,所以他们就很希望大清与俄国快的打起来,这样他们就不必担心俄国欧洲插上一脚了,同时希望大清与俄国打得时间越久,越热闹越好。

而大清东面的岛国则是希望大清与俄国打起来。因为他们自己面积太了,同时国内资源匮乏,很不容易发展起来。所以他急需向外扩张。但是亚洲有大清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压得他们已经有些喘不气来。

所以他们希望大清与俄国打起来,好是两败俱伤,这样他们才有机会。现他们的明治天皇已经统一了整个日本岛,并且努力的发展海军与陆军。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与大清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他们现只能搞一些动作,比如琉球群岛,他们侵占了几位岛屿,而大清此时却没有作何的反应,所以他们的胆子也渐渐的大了起来,准备大清与俄国战争打起来之后,就彻底控制琉球群岛,这是他们向外扩张的第一步。

大清与俄国都是庞然大物,俗话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就是他们的机会,所以他们很是盼望大清与俄国打起来。另他们高兴的是,现正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而载淳下旨进行海军对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