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刺龄案(十七)(1/2)

载淳经过这一短暂的插曲之后,载淳又再一次投入到忙碌的正事之中。

载淳召开朝会的第二日,也就是同治八年九月八日,京城中到了一批粮食,据是从军中临时调来的,可供京城之中的百姓一个月之用。

好多百姓都奔走相告,同时还有很多百姓也都看到了,粮食袋子堆码成了一座山似的。一队官兵卸粮食之时,不心还划破了一袋,撒了出来,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同日皇上下旨,大德兴乃是大清诚信之商人,这批大米均由大德兴京城中的所有粮铺代售,同时粮价不变。同时载淳还亲自题写了一幅‘大德兴’的匾额,御赐给了大德兴。这些百姓们可算是放心了,无不奔走相告,慌乱的北京城很快的就稳定了下来,人们也不再抢购了。

同时载淳又下了一道旨意,由官府出面组织,京城之中的粮商成立一个粮商协会,官府并不参与,是由协会的会员共同推举出一位会长,对京城中的粮铺进行规范整顿,避免恶性的竟争,和随意的哄抬粮价。

大德兴载淳赐匾之后,也俨然成为了京城之中粮商之首,而乔致庸接到京城之中高钰的快报之后,也感到了是自家祖坟上冒了青烟,亲自将自家的存粮从祁县通过火车押送入京,这下京城中的百姓就加的踏实了。

载淳也没有想到,短短的五天之内,就将京城的乱局给平定下来,这也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里面。先是曾国藩出计,用一部石子将入代中,放车的底部,然后故意卸车之时,将大米袋子弄破,以稳定百姓之心。

后有大德兴的爱国之举,为平抑京城之中的粮价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就等吕宋的粮米一到,那就彻底的无忧了。

而此时的皇家第五军军长刘锦棠接到载淳的圣旨之后,也火速的赶到京城,因为载淳并没有是什么事,所一路之上都很迷惑,到京城之后,也顾不上休息,就直接来紫禁城中递了牌子。

载淳见到刘锦棠到京之后,就立即请来了慈安皇太后,是刘锦棠到了。慈安皇太后听了非常的高兴,没想到载淳这个时候还能想着雨菲的事,也真是难得,就乐呵呵的带着雨菲来到了养心殿,坐了屏风后面。

载淳提前先让太监带着刘锦棠洗了一个澡,并为他准备了一身的军装。这可是相亲的大事,虽然当是人之人的刘锦棠并不知道此事,但载淳为他想得还是很同到的。

刘锦棠一身笔挺的灰绿色军礼服,头上戴着军帽,这一套陆军军装是载淳亲自设计的,也是借鉴了很多后世的东西。肩章之上一颗闪闪的金星,展现了刘锦棠一星少将的身份。刘锦棠进来之后,向载淳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载淳看了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毅斋,随便坐吧,这里也没有外人,只有你我君二人,也不必太过拘束了。”

刘锦棠听了载淳的话后,规矩的从了下来,腰杆挺直,手放了膝盖之上,载淳看着这身军装,仿佛又回到了后世,只是多了一条辫子,让人有些倒味口,心道,慢慢来吧,早晚有一天朕要将他剪下去。

而屏风后面的慈安皇太后与雨菲二人哪见过这种军人之资,都被这种阳刚之气所折服。慈安皇太后除了那个军礼之外,其他都很满意。但这个军礼载淳的的多次劝之下,军人就要有军的气质,才免强的接受,心,反正本宫也见不到,就随他去吧。

慈安看了看雨菲,见雨菲的眼睛都有一些直了,这么多年宫,只有载淳这么一个正常的男人,突然间见到一位异性不被吸引住才怪,除非这个女人有毛病。

答案是肯定的,雨菲当然没有毛病。并那个男人还是那样的优秀,浑身都散发着阳刚之气。

慈安皇太后轻轻的咳嗽一声,惊醒了一旁的雨菲,臊得一脸的通红。慈安并没有取笑她,而是道:“本宫看着个刘锦棠还是不错的,人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