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被揍的许劭(2/3)

铁不成钢的道,然后让人把许劭扶到村长办公室。

许劭好人伦,主教化。张强其实一直盘算着许劭,等他在龙窟村安稳的呆一两年之后,自己便可以出面求他在龙窟村教化这些村民。因为三国事情好这一套,这也是给这些村民另寻一个出路。

如果自己领地之内能有许劭担保出个孝廉什么的,龙窟村的威望就会提升了。

可是眼下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让张强闹心不已。这想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人就被打了。教学之事怎么开口提起呢?

但是风波还未完,因为在又有人向张强报告,许劭刚刚晕了过去。医师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件事情。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张强脑袋都大了。怕什么来什么。古代的医术本身就不是很高明,万一许劭挂在龙窟村,不能朝廷下旨责难,周围的势力就得把自己车裂掉!

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许劭的叔祖父许敬,许敬的儿子许训,许训的儿子许相,都担任过三公。是有名的三公世家。

许相因为谄媚宦官,所以官至三公并封侯,他多次派人请许劭,许劭以许相没有德行为耻,始终没有去看许相。这也是他后来不出仕所的那几句话的原因所在。

所以一旦许劭在这里出什么岔子,龙窟村估计从此就没法安宁了。

所以张强急忙把村里的医者调集过来,为许劭治病,随后下线百度三国的名医有那些,想办法打听这些名医的消息,以作防备。

三国的名医最有名的要数建安三神医了,分别是大家所熟知的华佗、张仲景、董奉。

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

但是张强仔细百度资料之后才发现这三位离并州境内数千里,完全没有机会找到三人。

张仲景在南阳郡,现在南阳官军正在和黄巾死磕,不好找。

华佗老人家云游四海更是悄无声息。

而那个不太出名的董奉正在三国的最南边朱雀城那一块更是不好找。

另外还有一个叫皇甫谧和王熙的名医,好吧,现在还不知到孩子他娘和他爹见面了没有,完全没用。倒是有一个吉平的,让张强稍微看到一点希望。

吉平:又名吉太,字称平,汉朝太医。董承受献帝衣带诏,与吉太等人共谋,欲杀曹操,吉太本欲趁为曹操治病之际投毒杀之,但却因机事不密而被曹操得知,吉太被擒并施以酷刑,最终不屈自尽,成为中“忠义”的典型代表。

据查吉平为汉末太医令,是掌管医事行政的最高长官。西汉时期设有两种太医令,一属太常,一属少府。太常太医令掌管卫生行政及管理宫廷太医,以致由此职逐步演进为后世的太医署,太医院等医政管理机构;而少府太医令则具有保管、储藏皇宫中药品的职责,后世演化为尚药局。

吉平身为行政成员,有调拨人员的权利,若是找许劭家人给身为司徒的许相的一封信,派和太医什么的来龙窟村帮许劭治病,到时候即使出事也有太医和自己一起抗着。

===================================================

第一次看到收藏破百还是很高兴的,字数也过了0w字的门槛。

在断断续续写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人写着写着就放弃了,感觉到很可惜。其实他们章很好,只是没人来读而已。

我知道这本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很期待大家能指点指点,比如什么什么句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