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留下(2/3)

也只能是回答道:“我现在只能告诉你,董卓这次虽然失败,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董卓的野心,将来他所做出来的,必定是震惊天下的大事!我选择继续跟着董卓,就是希望能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限制住董卓!”

说完这一切之后,张正也是紧紧盯着赵云,他所能说的,也只有这些,至于赵云能不能接受,张正也没有把握!他希望能够让赵云留下,但也不希望用其他的龌龊办法!当初在常山的时候,张正就已经使了一次小心机,接下来,他再也不想用这种方法了!

沉默了良久,赵云再次抬起头,望向张正的时候,看着赵云那眼中的坚定,张正已经可以肯定,赵云已经做出了决定!至于赵云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张正却是不得而知了,这个时候,张正竟是有种紧张的感觉,这倒是张正这么多年来头一次!

紧紧盯着张正,赵云突然一矮,纳身跪拜了下来,朝着张正抱拳喝道:“末将今后听从将军调遣!”

赵云的举动,也是让张正一直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紧接着,张正也是用力点了点头,对赵云说道:“好!有子龙相助,我对今后那是更有把握了!”说完,张正一把将赵云给扶了起来,两人相互看着,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

大汉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黄巾之乱震惊天下!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次的黄巾之乱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

八月,皇甫嵩截获密报,得知张角已死,上报朝廷,朝廷将久战无功的董卓撤职,换上了经验丰富的皇甫嵩坐镇。十月,人公将军张梁领兵赶赴广宗,与皇甫嵩对持,却没想到遭到夜袭,全军覆没,张梁死于乱军当中!紧接着,又是攻克广宗,将张角尸体掘出,割下首级,送往洛阳!十一月,攻打巨鹿,大败地公将军张宝,阵前斩杀张宝,俘虏贼兵十余万,平息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黄巾之乱!朝廷为了平息黄巾之乱所带来的影响,改年号为中平,而这一年就被称为大汉中平元年!

紧接着,又是两个月过去了,转眼就是到了大汉中平二年,黄巾之乱才刚刚平息,紧接着西北的羌人又发动了叛乱。羌人以及生活在西北的一群盗贼谋反,杀死了护羌校尉冷徵和金城太守陈懿,并且拥立了北地羌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北宫伯玉又是拥立边章、韩遂两人为主,占据西北。如今边章和韩遂手下已经有十余万兵众,兵进三辅之地,对中原是虎视眈眈!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朝廷立刻派遣刚刚立下功劳的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兵前往西北平叛!只是这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是把好手,可跑到西北,却是不熟悉这里的地形,连吃了几次败仗!加上他又犯了和卢植一样的错误,轻易得罪了前来督军的太监,结果被太监在天子面前告了他一状!天子大怒,直接就是将皇甫嵩给撤了,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统领大军前往金城平叛!

而张温也是吸取了之前皇甫嵩的教训,不仅召集了大量兵马前来助战,同时还决定招募当地的土豪势力,为朝廷效力。因此,沉寂了近半年之久的董卓,终于再次进入了朝廷的视线当中!董卓被朝廷任命为中郎将,协同车骑将军张温,讨伐边章、韩遂之乱!

在临洮的董卓府上,听完前来太监宣读加封圣旨,董卓却是从头到尾都没有行跪拜之礼,只是就这么站在太监面前,闭目听着圣旨的宣读。而那太监却是一点也不敢指责董卓的不是,因为在董卓的左右十余名虎背熊腰的战将正虎视眈眈地瞪着他们,只要太监敢多说什么,难保他们的刀不会落在太监的身上!

太监念完圣旨之后,便是战战兢兢地将圣旨合起来,看着面前的董卓,小心翼翼地说道:“董,董,董将军,请,请接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