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漫长的一天(2/4)

开上河床时的颠簸也没有把他从某种文人特有的忧郁中摇晃回来。吴佩孚准将此时似乎很不合时宜的在感慨奇妙的命运。在这静谧的战场中,吴佩孚在回忆自己从一个秀才转变为共和国将军的奇怪历程,从中他貌似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的命运,就是一颗出膛的子弹,打到谁不由子弹说了算,而由开枪的人和那个被打的人决定。

他只是共和国的一颗子弹,他在时候、被打向哪里,由国家的意志决定,更准确的说,是由那位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元首决定。他有当好一颗子弹的觉悟,所以,东边的那条北极熊末日到了。

于是年轻的师长又神采飞扬起来。他问坐在后座的参谋长阎锡山:“双辽的战斗看来很轻松,你认为真正的战斗会发生在哪里?”

阎锡山用他那浓郁的山西腔回答他:“不是张家窝棚,就是赵家窝棚。俄国人一定会调集尽可能多的军队在那里阻击我们的,如果他们的侧后翼完了,整个远东重兵集团就要大雪崩了。他们会在那里玩命的。”

“从双辽到张家窝棚不过60多公里,他有多少时间来布防?”吴佩孚笑着说道。

“那从四平到张家窝棚还不到40公里呢,他如果把战线西侧的几个师紧急调往那里,时间还是来得及的。”阎锡山认真的说道:“库罗帕特金或许并不优秀,但他不是傻瓜。正面的日军已经不是问题,侧后的威胁才是致命的,不在张家窝棚一带堵住我们,他那几十万大军将面临一场大溃散,所以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调集兵力去那里的。”

“到明天凌晨他能调集多少部队?”吴佩孚问道。

“起码3个师。”阎锡山回答道。

“他手上已经没有新锐师了吧?无错不少字”吴佩孚问道。阎锡山思考了一下点点头。

“那我们就干他一家伙!”吴佩孚一付兵痞模样,哪里还有当年秀才的一点模样……

……

这是漫长的一天,共和国的历史注定要记载这不同寻常的一天。

鄂嫩河,千百年来,哺育了蒙古民族,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辉煌,见证了万里草原的风云沧桑。第1装甲师师长张作霖豪情万丈,纵马在结冰的河面上驰骋。呼出的热气很快就在他的胡子上结成冰渣子,他觉得很痛快。

他的吉普车追了上来。他不得不惋惜的下马,拍拍爱马的脖子,让副官牵走。他是装甲师的师长,不是骑兵师的师长,他的位置在车上,不是马上。

吉普车上的参谋长冯玉祥报告说:“师长,搜索营已经击溃小股俄军边防分队进入俄国境内。”

“好啊,终于熬到这一天了。”张作霖笑着说道,一边拍着结在身上的冰渣子。

“坦克1团、2团和3团请求出发。”冯玉祥说道。

“哈哈,告诉那帮臭小子,不要着急。”张作霖大笑着说道,他就喜欢部下那骨子争先恐后的疯劲,“天寒地冻的,把发动机再暖暖,误不了他们的事!防冻液的储备够吧?无错不少字妈拉个八子的这鬼天气,我就怕这天气和我们捣鬼。”

“防冻液问题不大,就是油脂少了点,我怕士兵们的枪出问题。”冯玉祥说道。

“那就到蒙古牧民那里征用,到俄国人那里抢,反正我不管你用办法,我只要我的部队能打仗。”张作霖大喇喇说道。冯玉祥苦笑。他的师长就这风格,看着蛮横粗鄙,其实精明的很。

“总参那边有敌情通报?”张作霖问道。

“总参的通报都是关于锦州和四平方面的,贝加尔方面俄军没有任何动静。”冯玉祥回答道,“师长,老毛子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对贝加尔下手的,如果当面俄军有动静,那才真是奇怪了。”

“后贝加尔方面军,3个军,2个哥萨克骑兵师,加上炮兵集群、边防军和各种独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