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序幕(2/3)

,看不出来你居然还会治水。”李善长笑道:“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因而成功,而其父堵而不疏,却是失败。成败之事,其实往往只是一念之间而已。”张松溪听得击节而叹:“这话精辟!蒙古鞑子堵而不疏,人心涣散,势必爆发出滔天大浪,是以鞑子定然灭亡!”李善长眼中精光闪烁,蓦地一个难民兴冲冲跑过来,高声道:“李大哥!水势已经稳定住了!咱们这就去劫粮吧,也好快些投奔义军!”青书和张松溪对视一眼,一脸惊色,正欲相问,李善长却淡淡道:“善长读书不多,也没有两位大侠那等武功,但两位高风亮节,善长却是极为佩服的。”顿了一顿,又道:“听说如今明教在江西湖南等地起义,乃是顺应天命的义举,老百姓无不响应,只是你们正道却说明教乃是邪教,是魔道。呵呵,不怕两位大侠笑话,善长之前早已议定,这便欲率众去劫了那几座粮仓,赈济之后,便南下投奔明教义军,虽无大能,但好歹也尽些绵薄之力。两位大侠若是要除魔卫道,善长这就引颈就戮。”

青书长声笑道:“你这时候还不是明教中人,即便是了,又怎会杀了治水功臣?”张松溪却是眉头紧缩,沉吟不语。李善长淡淡一拱手道:“今日之事,若无宋青书,则我等皆无活路,善长在此谢过宋兄了。”说罢竟是头也不回,振臂一呼:“是好汉子的跟我来!”一众难民登时闹哄哄的聚在一块,就要随李善长去劫粮。

张松溪蓦地说道:“青书,这些人身无甲兵,对上蒙人精兵只怕有死无生。”青书一拍头顶,大叫道:“忘了这事了!”忙运足内力,喝道:“李善长,且慢!”李善长脸色一寒,苦笑道:“宋兄欲待如何?”青书忙道:“这里有总督令喻,可持之取粮,不必死伤人命。”李善长大喜道:“宋兄高义,善长至死不忘!”

青书将令喻交给李善长那一刻起,却突觉不对,心道:“这李善长随我一道胁迫总督签令,如何会不知道我有令喻在身?他这般作为,却是迫我自己交出,好手段!”心中顿时一凛,眼神不由的变了几分,又想道:“不愧是大明朝开国的宰相,和刘伯温一个级数的智者,以后须得小心这人。”

几人分别,张松溪和宋青书当即南下。方走了不过十里,青书忽道:“四叔,我们不要管那劳什子‘五凤门’的事了。我有一事,乃是当务之急!”张松溪奇道:“何事?这‘五凤门’虽然不济,但到底人多势众,不可轻忽。”青书苦笑道:“太师傅寿诞还有一月,我怕有宵小之辈,趁太师傅寿诞之日上山,名为祝寿,实则逼问五师叔谢逊下落。”张松溪心中一震,沉吟不语。青书之前以为张翠山回来之时,张三丰正好寿诞,但实际上却是张翠山回来十数日之后,张三丰方才寿诞。与韦一笑定下三月之约,皆因如此,此刻时日估算错误,心里大急,生怕张翠山仍会被逼得自尽,便想遍邀武当好友为张三丰祝寿,然后得了臂助,未必就怕了那群人。

当下把心中盘算一股脑都对张松溪都说了,又道:“四叔,武当山脚下,势必不会有甚大碍,爹爹和六叔七叔都在的。”张松溪沉吟半晌,叹道:“青书,你想的比我深。”言下之意,却是同意了青书的建议。

张松溪又道:“那我列一份名单与你,你持我名帖去邀请诸位大豪,这十数日间,也只能将荆襄、关中一带大豪请来。我亲去延请几位大德前来,当能无碍。”青书皱眉道:“四叔,您先赶上五叔。现在先写几份名帖与我,我去驿站遣信使送出去,而那几位大德,我亲自去请便是,虽然分量轻了些,但冲着武当七侠和太师傅的金面,他们当会到场。”他又指了指昏迷的阿三道:“这阿三之前喝醉,胡言乱语,说道有大高手拦截五叔……”张松溪悚然一惊道:“当真?怎样的大高手?”

青书满口胡诹道:“据言即便是二叔五叔联手,也难抗其锋。”张松溪心急如焚,当即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