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千七百二十一章 变法失败清必亡(1/2)

老祖微微一笑:“就象是在晋国的国土之上,前秦和前燕也是大战对吧,或者是后来的北魏和后秦,也曾经大战过,所以你觉得这太丢脸了,就跟后世的日俄战争一样,怎么能让外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大打出手呢?”

刘裕点了点头:“这样想有什么问题呢?我要北伐中原,不就是为了收复失去的江山,解救那结在战火中生不如死的百姓吗?”

老祖冷笑道:“这天下的疆域,不是一成不变的,就象东胡辽东之地,早就给清朝割让给日本了,虽然后来还了回来,但这些地方的百姓,还会认清朝,认中国是自己的统治者吗?”

刘裕正色道:“当然会这样认为,后世的中国人已经不象你所想象的那样,没有国家和民族认同了,就象你无法理解为何致远号上的将士会冒死撞沉吉野一样,大家民智已开,知道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保护自己,才能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而日本带来的,只有战争和死亡,在他们的治下,东北之地的百姓们,会给他们强征入伍,成为他们进一步战争的工具,所以,东北之民,仍然是把自己看成中国人,在后面的几十年中,一直在不停地反抗日本的侵略,直到胜利。”

老祖冷冷地说道:“我现在不想跟你讨论这个,你就说吧,这日俄战争结果如何,还有,甲午战争战败之后,难道清朝这边无动于衷吗?而且,如果甲午战争打掉了清朝那貌似强大的外皮,除了日本外,其他的列强也会趁机对清朝发动新一轮的打击吧。”

刘裕点了点头,叹道:“是的,那段往事,不堪回首,清朝在甲午战争战败之后,外交内困,几十年积累的人心,也一朝散尽,战后国内的士人和百姓们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于那些以北洋大臣李鸿章为首的团练首领们的自私自利,也归结于太后挪用军费给自己过寿诞的贪婪愚蠢,于是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把希望寄托在皇帝的身上,想要学日本那样,借着拥立皇帝夺回实权,来完成一次清朝的明治维新,变法新政。”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你说的这个太后,作为一个女人可以一直控制清朝的政权,这又是因为什么?”

刘裕正色道:“这个太后,封号叫慈禧,来自于东北满州的叶赫部,又叫叶赫那拉氏,这个叶赫部,曾经与建立清朝的爱新觉罗部是死仇,在爱新觉罗部一统东北的过程中,叶赫部与爱新觉罗部杀得天昏地暗,几乎是不死不休,如果不是爱新觉罗氏也学到了汉人的仁义之道,不象以前代人那样斩尽杀绝,只怕这个叶赫部,是要给灭族了。”

“但就算这样,叶赫部的首领在投降之前,也曾立下暗中的诅咒,说叶赫部就算只剩一个女人,早晚有一天也会向爱新觉罗氏复仇,而这个诅咒,在二百多年后,这个叶赫那拉氏身上终于应验了。”

“叶赫那拉氏是一个类亿吕后的人物,政治手段极强,她的夫君早逝,而她在入宫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权谋之术,控制了宫中内外,把反对自己的一众清朝打尽,而重用汉族出身的团练大臣,也是她制衡八旗之中反对力量的一招妙棋,在这些团练大臣平定了叛乱之后,这个慈禧太后又巧妙地在几个团练大臣之间,形成互相牵制之局,逼他们一个个先后解散了平叛过程中建立的军队,让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巩固。”

“在她登上太后之位时,当时的皇帝还很年幼,只有几岁,所以她垂帘听政,成为象吕后那样的实际统治者,而皇帝又因为成年后得了怪病而早早地去世,她通过在宗室之中又找到一个傀儡小皇帝,继续垂帘听政,控制实权,这让她在长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内,都成为清朝实际的控制者。”

“可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这慈禧太后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后来新立的光绪皇帝,已经成年,却迟迟无法亲政,这时候一批汉族士人,贵族子弟们,开始谋画起拥立光绪皇帝亲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