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锦衣卫(2/3)
而是将隐晦的目光投向了刘璋,随后又转头看了看左右的几人,向刘璋缓缓行了一礼,别有意味道:“此策事关行间,须异常谨慎,稍有差池则间谍难行,还请公子屏退左右,容臣详谈。”
刘璋看着帐下的众人,缓缓点了点头,行间这种事情自然是知道人越少越好,况且行间本就包括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自然不能再众人面前商议。
“既然如此,诸位就先行退下吧。”刘璋看着众人沉稳道:“我离开绵竹尚有时日,诸位如有拿不定主意的事项改日再议,今日你们就先去各司其职吧。”
刘璋既然下了逐客令,帐中的几人自然不便推辞,除了阎圃之外,众人都纷纷向刘璋行了一礼,随后缓缓退了大帐。
“现在你可以了。”刘璋在微笑目送众人离开大帐之后,用平淡的目光看向阎圃,随后淡然道。
“诺!”阎圃毫不拖泥带水,施了一礼后马上道:“其实这行间策已经含在前两条计策之内,公子在经过五溪时完全可以挑选逃进五溪的汉人征召入伍,带其举家北上,随后但凡经过州郡,派以钱粮信物让其定居,随后驻扎三五便装士卒,明中作为销售茶叶的店铺,暗中实为斥候暗哨;更兼店铺之收入不菲,更可以供给这些哨探斥候,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成为主公成就大业的基石啊。”
“虽然如此。”刘璋在长长叹了一口气后,有些惋惜道:“但此策却不尽完善啊!”
实话,阎圃提的这条行间策完全是定国良策,若是刘璋全部实行的话,最起码便能保益州平安。而刘璋之所以其不完善,是因为阎圃的这条计策只是一条大势方针,而并非系统的间谍机构,和明朝最厉害的锦衣卫相比,这只是一个简单地起步。
当然,尽管如此,刘璋却不能否认阎圃的才华,阎圃的才华,虽可能比不上诸葛亮司马懿等天纵奇才,但也绝对是不相惶让。
此刻,原本一脸得意的阎圃脸上却是一阵吃惊;因为在他心中,这条行间策方才是他所献上三策中最为精妙的方策,可是刘璋偏偏对前两策大加欣赏,对于这第三策却有些不置可否。而且听刘璋的弦外之意,似乎刘璋已经有了更完善的谋划。
“敢问公子,难不成公子已经有了更好的方略?”阎圃马上满面疑云的向刘璋问道,这行间策可是他苦思了一夜的成果,他几乎不敢相信刘璋会有更好的方略。
刘璋原本叹息的脸上化作淡然一笑,道:“你这行间策虽是谋国之策,但确实还不够系统,如能再系统一些,必将为今后开辟一条先河。”
“愿闻其详!”阎圃面色一正,身体微微前驱,异常谦恭,做出了一副受教之态。
“首先,这行间必先有专属机构统领,如此方才能够统筹全局,不使哨探变成散沙!”刘璋直接开门见山,神色郑重讲道:“只有有了专属的机头统领,才能将你的那些哨探变成一张遍布天下的大网,收集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但只有专属机构也是远远不够的!”刘璋话锋一转继续道:“其次便是要设立分部和下线,这一点极其重要;我们不仅要让每一个密探都有组织和上峰,而且还要让这些密探只能进行单线联系;换一句话就是,我们不仅要让这些密探都知道他们上面有一个庞大有力的组织,还要让这些密探之间互不相知。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整个组织的神秘感和隐秘性,保证情报永远也不会外泄。”
刘璋的不禁有些口渴,于是便饮了口身前的白水润了润喉咙,而反观帐下的阎圃,此刻已经被刘璋的缜密思路给深深震撼住了,即便阎圃的智力超群,也断断没有想到:关于细作的问题竟会如此缜密高深。
刘璋饮了口水后便继续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专门密探培养机构,而且这些密探不能仅仅限制于民间,民间的消息毕竟闭塞;我们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