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六章 科技进步(3/4)

能比得上过去的滑膛八斤炮,威力则至少是滑膛十斤炮的水准。”

“放到实战当中,我军水师的型战舰就足以跟欧洲人的中型战舰媲美火力,中型战舰就能挑战欧洲的大型战舰。”再加上在有效射程上的优势,还有射速上的优势炮弹,当然会有优势结果就是欧洲的大型风帆战列舰不但会对一号的中国水师战舰无可奈何,还很可能强奸不成反被日。

这就是军工体系内部支持线膛炮的一种声音。

但是他们制造出的线膛后装炮闭锁设计结构非常复杂,稳定性低,故障率高。可惜陈鸣对此能够提出的意见只有一个螺纹炮闩,那是后世很多火炮上用到的一种炮闩模式。关闩时,闩体上的螺纹与炮尾内表面上相应的螺纹相啮合。闩体的螺纹面被分作若干偶数区段,每隔一个区段将螺纹切除。炮尾内表面上的螺纹也是同样处理的,只是被切除螺纹的区段正好与闩体上被切除螺纹的区段彼此错开。在通过闩柄关闩时,闩体沿弧线转动直到闩体和炮尾上的螺纹都完全啮合为止。这种形式的螺纹被称为“断隔”螺纹或“开槽”螺纹,是现代螺式炮闩上最常用的一种螺纹。这种螺纹的螺距必须保证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防止闩体在火炮射击过程中转动或打开。为了一压闩柄就能使螺式闩体解脱和打开,炮闩上还需配有某种形式的传动装置。

然后就是对一干后装线膛炮研究人员表达自己精神上的支持。

他们的那些话的确很有煽动力,可他们做不到啊。

大炮最关键的不是射程、精准,而是可靠和便易大规模装备。而这恰恰就不是现在的后装线膛炮可以满足的条件。

而且还有一,那五门制造出来的后装线膛炮在射击的时候,由于热镀铅与铁之间附着力不好,撕脱的铅碎片会散布在炮口前短距离上对己方士兵造成伤害。

线膛炮的尖弹为什么要镀铅,那是为了将炮弹弹体嵌入膛线内,铸铁或者钢太硬,会严重磨损膛线。所以即使现代的炮弹也是钢制弹体(直径于膛线内径)和铜制弹带(直径略大,可以嵌入膛线)。

而陈汉生产出的尖弹弹体是铸铁的,外面包铅,用简易式碰炸引信,弹内装黑,用黑火药包作发射药。原时空位面里,一直到19世纪后半页,西方列强的炮弹也是这么个水平的。

可是眼下陈汉的钢铁冶炼水准绝对没有那个时候的西方列强强大。

自然地,出产的大炮整体性能也比不得那个时候,或者是根本不能比。陈鸣还是横向对比,跟这个时代欧洲人火器发展的城池来对比一下,找一找信心吧。

陈鸣不主动去干涉军工系统的决断,现在的陈汉在火器制造上已经有了栽跟头的资本。有的时候,栽跟头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

到了年底,真正给陈鸣带来惊喜的是钢铁工业,后者一直被附属于矿产部,这些年老老实实,不停地在扩大中国的钢铁生产,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煤铁基地。

可现在,他给陈鸣带来的惊喜是跳跃式的。

当陈汉的局面稳定下来之后,陈鸣就不再满足于炼铁了,也不再满足于坩埚钢了,他更希望能够直接炼钢,更大规模的产钢。

但对于炼钢陈鸣可以做出的贡献真的不多,除了蓄热炉和煤气。

凡是使用煤炭或者焦炭的炼铁炉内都会产生出大量的煤气,而一直以来这种煤气都是从炉被直接排放浪费,煤气燃烧时的熊熊火焰在夜间非常壮观,可从二十一世纪的角度看,这是属于严重的能源浪费和污染环境。

原时空位面,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世纪的三十年代,德国的一家炼铁厂首先将煤气用管道输送到蓄热炉进行加热用,多种手法可以会把热风提高到摄氏500度以上。

而将送风提高到00多摄氏度再送入炼铁炉内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