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9章 一七九(2/4)

延恩的异样,只是道,“你舅母小时候最疼你,你也来给她上一炷香。”舅母,皇帝在林延恩面前说起现任皇后从来都是用皇后二字指代,但提起元后却都是舅母。

林延恩眼神微动,从宫人手中接过线香,跪在蒲团上恭敬磕头上香。这并不是第一次,每年在元后忌日前后,皇帝都会恰巧带他经过青华殿,顺便让他给元后上香。

皇帝看着林延恩态度恭敬的磕头,又将目光投注在元后含笑的面庞上:安贞,琮儿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江山社稷交到他手中,朕很放心!他现在很好,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有两个健康聪明儿子,元儿长得和琮儿小时候一模一样,你再等上几年,时机到了,朕便带他们来见你。

当年元后接二连三失去皇子早就坏了身子,拼着性命生下的皇九子一生出来,连哭都没力气。

皇后撑着病体跪在他面前,求他将皇儿送出皇宫,宁愿他做个平凡之人,惟求他平安长大。

皇帝和萧太后知道早年先帝后宫血腥,对后宫分外上心,尤其是栖凤宫,元后嫡子之亡,他们始终找不到人为的痕迹。

元后也找不到谋害的证据,但是她实在不敢把儿子留在皇宫,她知道前朝也有怕皇子被害,送到民间抚养的例子。

面对皇后的苦求,看着襁褓中危在旦夕的孩子。

最终萧太后做主将当时的九皇子送到重华处,重华刚产下一子,却因为是逆生子难产,太医已经回天无力。于是九皇子被送到重华膝下由她代为抚养。重华借孩子体弱不让外人探望,彼时林晋海又出征在外,谁也不知道林延恩已经被调换。

而从民间抱回宫的男婴养到三岁半上病故,半年后元后也因病去世。

期间到了宫外不到两年林延恩身子居然好转起来,半点没有当年孱弱的模样,皇帝不信邪,便想将其接回皇宫,养在宫外,日后回宫难免有波折。

不过元后苦苦哭求,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已经无力保护儿子,她活着都失去了三个儿子,死了这个儿子恐怕更没活路。她的儿子是嫡子必定成为其他皇子的箭靶。

元后嫡子要么继位要么死,她是先帝替皇帝选的妻子,娘家只剩一个名头,这些年有皇帝扶持也没有出人才,如何给自己的儿子助力。

皇帝是对她好,但是男人的心易变,皇帝的心更容易变。

所以元后想将儿子继续留在重华身边,留在宫外的儿子,总是特殊的。

重华养育的皇子,萧太后和皇帝必然会另眼相看。

元后将儿子和重华、卫国公林家绑在一块,还有为女儿考虑的因素。

事实证明元后很成功,萧太后和重华时时不忘在皇帝面前巩固元后和林延恩的地位。

至今皇帝对元后念念不忘,林延恩是他最得意的儿子。元后的荣安公主养在萧太后膝下,是最风光的公主。

最终皇帝放弃马上将儿子接回宫的想法,转而替林延恩造势,给林家无上的荣耀,以林家为中心,替林延恩织一张无人能抵抗的权力网,等林延恩回归原位之后,确保朝中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

这一拖就拖了二十年,皇帝从来没动摇过传位林延恩的心,但是他已经不想那么快有太子了,还是一个如此势大的太子。他还年富力强!

皇帝在青华殿坐了一个多时辰,林延恩压抑心中的古怪之感陪着待了一个多时辰。

离开之际,林延恩回头深深望一眼青华殿。

二人各怀心事,沉默的走着。

迎面一宫人匆匆而来,跪在地上,战战兢兢道,“丽妃娘娘早产了!”

皇帝神色一郁,这是他后宫这五年来头一个好消息,皇帝不缺儿子,但是对这个昭示着他龙马精神的儿子非常重视。

林延恩知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