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8章 新式武器(2/2)

远,射击目标更准确。而且我还设计的调度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射程。更重要的是他比霹雳炮更方便装卸,有利于部队行军携带。”

诸葛少爷嘴里的“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抛石机,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这种抛石机不过是在古代抛石机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得更加先进、威力更加巨大罢了。“回回炮”的真正发明者是元朝时期的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这两个人都是当时西域(今玉门关以西)回回人(伊斯兰教),因此炮名叫西域炮、回回炮。由于它的发射威力大,所以,又叫巨石炮。

十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元襄樊之战中,回回炮被首次发明并运用于军事行动中。在这次著名的战争中,元军使用“回回炮”先后攻下了宋军的北部重镇樊城、襄阳城。

至元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大举伐宋,在襄阳、樊城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襄樊战役始于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军围城5年,却始终未能攻克。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征调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马因应诏,举家驰驿至京师。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制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门前试射。这是一种巨石炮,所用弹石重达150公斤,以机发射,用力省而射程甚远。试射成功,世祖非常满意,特赐他们衣物、绸缎,并诏令他们带此炮赴襄阳军前用之。

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正月,元军以回回炮攻樊城,一举告捷。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亦思马因根据对地势的细心观察,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结果,一炮就射中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足俞}城降者。”宋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元军。相持6年之久的襄樊战役,就这样在回回炮的一声怒吼中宣告结束。

接着,元军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断扩大战果。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军渡江,宋兵陈于江南岸,拥舟师迎战。亦思马因之子布伯于北岸竖回回炮击之,宋舟全部沉没。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以炮先克潭州,继克静江,将战果扩大到湖南、广西。后来南宋王朝也曾令边郡仿造回回炮,但终因败势已定,未能挽回战局。可以说,回回炮在大元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